核医学放射性废水处理控制方法、系统及技术:一种核医学放射性废水处理系统、方法及装置,控制系统包括:废水进水系统,合格水排水系统,衰变箱,废水进水系统由进水管和电动碟阀组成,合格水排水系统由排水管,排水泵和电动碟阀组成,排水泵为2组,衰变箱为3组,衰变箱与废水进水系统和合格水排水系统连通,还包括检测系统,检测系统由管道、电磁阀和检测箱组成,管道由电磁阀控制与衰变箱连通,检测系统用于检测衰变箱内的废水。采用本发明可以实现用对放射性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核医学处理废液的一般原则:利用蒸馏、过滤、吸附等方法,将危险物分离,而只弃去分。珠海核医学放射性污水处理系统推荐
本文介绍了核医学科PETCT/CT室医护人员配药时产生的放射性废水及病人服用放射性同位素(如131I、99mTC等)后产生的排泄物的收集处理方法。衰变池的容积和医院放射性污废水流量的计算方法也在文中给出。本工程采用连续式衰变池,且在衰变池前面设置化粪池。衰变池根据其容积平均分成3格,并在每格上方开检查口,以方便检修及放射量检测。在衰变池的出口处设置检查井,用来检测其出水是否达到国家标准。需要注意的是,放射性同位素污废水具有酸碱性、且有较大的环境污染,因此衰变池的结构设计中应加强防腐、防水处理,避免放射性的泄漏,造成二次污染。珠海核医学放射性污水处理系统推荐放射性工作场所控制区和监督区都应备有放射性废物容器。
2021年9月,环境保护厅发布了HJ1188-2021《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重新对核医学科的衰变池各项相关内容作出了规定:7.3.2放射性废液贮存7.3.2.1经衰变池和**容器收集的放射性废液,应贮存至满足排放要求。衰变池或**容器的容积应充分考虑场所内操作的放射***物的半衰期、日常核医学诊疗及研究中预期产生贮存的废液量以及事故应急时的清洗需要;衰变池池体应坚固、耐酸碱腐蚀、无渗透性、内壁光滑和具有可靠的防泄漏措施。7.3.2.2含碘-131***病房的核医学工作场所应设置槽式废液衰变池。槽式废液衰变池应由污泥池和槽式衰变池组成,衰变池本体设计为2组或以上槽式池体,交替贮存、衰变和排放废液。在废液池上预设取样口。有防止废液溢出、污泥硬化淤积、堵塞进出水口、废液衰变池超压的措施。
稀释法是用大量水将放射性废液稀释,l再排入本单位下水道,l适用于量不多且浓度不高的放射性废液。放置法适用于短半衰期核素。浓集法是采用沉淀、i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措施,l将大部分本身不具放射性的溶剂与其中所含的放射性物质分开,l使溶剂可以排入下水道,l浓集的放射性再做其他处理。化学混凝法::实验室废水可以通过添加絮凝剂的方法进行处理,利用混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压缩双电层及网捕作用,对胶体的稳定性进行破坏,使较小的悬浮物与胶体可以聚集在一起形成沉淀,从而达到泥水分离的效果,对水中的多种高分子有机物可以起到有效的去除作用,设备简单操作简单,易于维护操作而且处理效果好,但是采用这种方法的运行费用比较昂贵,处理之后的留渣量大。核医学放射性废水系统及衰变池设计:连续式衰变池,池内设导流墙,推流式排放。
医院内产生的放射性废水主要为注射放射性核素的病人产生的生活污水。病人自用卫生间及限制区内其他产生的生活污水均通过特有管道收集至处于核医学科衰变池,采用槽式衰变、多重监测处理方式,经充分衰变上后,经检测达到放射性废水排放限值后方可排放。此放射性废液监测处理排放系统是针对产生放射性废液工作场所而专门设计开发的,符合国家环保要求标准,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等放射性场所,并根据核医学核素***病房区域及门诊显像区域所使用放射性核素药物的半衰期长短,可分别设计并联的两套长、短半衰期核素衰变池。自动控制医用放射性废水衰减排放装置,包括一个集水池和至少一个衰减池与集水池的废水出口连通。天津医院放射性废液监测系统
为扇形柱体的各U型单元在扇形柱体侧面串联,并与化粪池构成圆柱体。珠海核医学放射性污水处理系统推荐
核医学废液处理通常涉及到处理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废水。在核医学中,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包括甲状腺扫描中的碘-131、骨扫描中的锶-85、氟-18和甲状腺摄取显像中的锝-99等。这些同位素在医学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产生的废水需要经过特殊的处理来确保其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废水处理过程中,衰变池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之一。衰变池利用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特性,通过让废水在池中停留一段时间,使放射性同位素经过自身的衰变逐渐减少。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具有相对短半衰期的放射性同位素。珠海核医学放射性污水处理系统推荐